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留守学生管理制度

通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留守学生管理制度

Hello!

  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,许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,不少学生的家长长期不在家,把未成年学生的教育、管理、监护的义务,委托给老人或亲友,有的是大孩带小孩,有的甚至是学生独自在家,无人看管。这些“留守学生”因缺乏亲情而引发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日益突出,因无人看管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。所以加强“留守学生”的教育管理刻不容缓,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方法。

一、领导小组

  组长:金汉垂
  副组长:邓交兴 吴远正 陈松柏 曹露 金国治 邓建农 吴作剑 沈得顺
  成员:徐家水 金铭淦 陈高 邓福兴 金铭波 潘涛 夏海霞 孔祥圣 汪诗 孙吕娟 梁飞凡 邓炬 徐显彬 黄德辉 全体班主任

二、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保障措施

  1、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,统一思想,形成合力,积极参与“留守学生”教育行列,共同支持和关心“留守学生”的成长,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。
  2、运用家长会、家长学校、家访等形式,向“留守学生”的监护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,普及家庭教育知识,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,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,提高科学教育学生的能力。
  3、充分利用“留守学生”父母返乡时机,专门就如何教育“留守学生”进行辅导和指导。
  4、学校为留守学生的起居、饮食、学习、生活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,提供好后勤保障。

三、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措施办法

  1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。定期召开法制教育大会,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道德观念;定期召开思政会或思政课,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;以学校、年级活动为载体,紧紧围绕“关爱、责任、诚实”等基础道德品质,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,尤其特别重视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。
  2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。学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室及配备必要的设施,帮助指导“留守学生”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,引导他们健康成长。平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“留守学生”做到精心观察,及时掌握动态,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,给这部分学生以更多的“偏爱“。学校、班级经常举办生动有趣的竞赛,开展书法、绘画、舞蹈、乐器、球类等到课外活动,寓教于乐,提高心里素质。
  3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。一是建立“留守学生”专项档案。包括“留守学生”的姓名、性别、所在年级、户主姓名、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、家庭情况、思想道德状况、学习状况、行为习惯、生活状况、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、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、电话,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;二是建立家校制度。经常对每位“留守学生”(父母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)联系(包括电话、书面),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;三是建立奖励制度。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、进步快的“留守学生”,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;四是建立“留守学生”与父母联系制度。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与学生子经常性的联系,并及时与学校沟通,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。

四、留守学生的具体实施办法

  1、以政工处为主导,年级具体落实。
  2、每周五各年级统计好留校学生人数,把电子档发给政工处,到餐饮中心领取饭票发给学生。
  3、高一高二年级所有留校学生周末期间统一在四栋三楼“留守学生教室”集中。
  4、留守学生在校活动安排如下表:

  5、学习或运动地点
  留守生教室:  四栋三楼
  书 法  室:  四栋一栋
  机     房:   四栋四楼
  阅  览  室:   四栋一栋
  运  动  场:  足球场或篮球场

  每个教室配两个钥匙,每个年级一套钥匙。

五、值日教室工作职责

  1、清点好学生人数,作好考勤记载。如有缺勤及时通报相关年级领导。
  2、开展好留校学生的学习、运动辅导教学工作。让学生过得充实,学得有趣。
  3、做好留守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,处理突发事件。
  4、从早到晚为留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,让学生运动得开心,学习得开心,生活得开心。
  5、政工处值日老师要作好考勤记载,督促年级值日老师的工作落实情况。
  6、所有老师都必须履职尽责。

 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、高度关爱留守学生,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,会长抓不懈,让留守学生不再孤单,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。